11月16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門戶網站發布了關于印發《湖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高效協同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低碳零碳負碳等基礎前沿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應用基礎研究取得新突破,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林等重點領域降碳減排、固碳增匯及負排放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進展,一批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支撐我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與2020年相比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到2030年,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低碳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若干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應用。有力支撐我省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高質量支撐我省實現2030年碳達峰目標,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詳情如下:
關于印發《湖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
(2022-2030年)》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總體部署,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作用,依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科技部等九部門《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省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湖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F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省交通運輸廳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 湖南省林業局 湖南省能源局
2022年10月9日
湖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
(2022-2030年)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我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支撐引領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需求牽引,著眼中長期布局,以構建“低碳、零碳、負碳”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為核心,深化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協同融合,推進綠色低碳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實施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十大行動,為確保我省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撐。
(二)基本原則
——前瞻布局,創新驅動。聚焦顛覆性、革命性前沿與交叉領域,對標國際標準和領先水平,在綠色低碳領域有序部署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深化應用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供給,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
——聚焦重點,穩步實施。立足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局,瞄準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目標,把握“控碳、降碳、低碳、零碳”節奏,圍繞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林等重點領域,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示范帶動,協同并進。以國家低碳試點城市、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為牽引,推進“雙碳”應用場景落地,推動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在多領域、多方位、多場景的試點示范及產業化。
——政府引導,多元發展。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以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創新資金投入機制和激勵政策措施,增強社會資本投入綠色低碳領域的動力,激發“政產學研用”共促綠色發展的活力。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構建高效協同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低碳零碳負碳等基礎前沿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應用基礎研究取得新突破,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林等重點領域降碳減排、固碳增匯及負排放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進展,一批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支撐我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與2020年相比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到2030年,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低碳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若干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應用。有力支撐我省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高質量支撐我省實現2030年碳達峰目標,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二、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支撐行動
圍繞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統籌、多能源互聯互補、新能源與電網協調、能源供需平衡等能源產業發展要點,積極布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技術。重點發展智能電網和儲能等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技術;可再生和清潔能源先進發電技術;氫能“制儲輸用”和燃料電池、生物質能及地熱能技術;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火電機組提效降碳等化石能源節能降碳技術。適度超前布局氨能、干熱巖熱能利用技術。大力拓展“大智移云+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輸電”“新能源+儲能”“分布式風光水火儲多源發電”“火電+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能源技術應用場景。到2030年,實現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帶動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支撐能源領域碳排放如期達到峰值。
專欄1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撐技術
新能源發電技術。研發大型高效高功率風電機組整機設計制造、大型復合材料風電葉片輕量化設計制造、智能化風電場設計運維、風電設備測試技術與平臺、深遠海風電送出輸變電裝備等風力發電技術及裝備。研發高效異質結、鈣鈦礦、非晶硅膜層太陽能光伏電池及其組件,硅清洗、硅基薄膜沉積、透明導電薄膜沉積、電池印刷等光伏裝備,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等光伏發電技術。研究水電多饋大規模消納與調峰、變速恒頻中小水電發電、水電站梯級融合改造及混合式抽水蓄能技術。研究核能燃料與乏燃料后處理、第四代核電配套技術。
智能電網技術。研發特/超高壓交直流變壓器、直流逆變器、高壓開關、高壓組合電器、高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預裝式變電設備、電力電纜、特種電纜、高等級絕緣材料等配套設備。研究智能柔性輸變電、交直流混合配電、大電網柔性互聯、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分布式多能源并網、區域微電網、電力物聯網、高精度智能化電能計量、電力機器人與電網防災減災、基于大數據及云控制的電網能效管理等電網運營維護技術。
先進儲能技術。研發電化學儲能(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氫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熔鹽熱儲能等高能效、規?;瘍δ芗夹g;重點研究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制造、電池封裝、電池管理系統等新一代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電池技術。
氫能技術。研究石化、工業副產物和水解等大規模分布式低成本制氫、新能源與制氫一體化、高壓氣/液/固態儲氫、氫氣管道運輸、加氫站、氫基工業技術。研究質子交換膜、低鉑催化劑、雙極板、電解槽、高功率電堆等燃料電池技術。
零碳非氫燃料技術及供暖技術。研發生物質固/液/氣體燃料、生物質發電、油脂基能源清潔高效低成本轉化等生物質能技術;研究高效低壓氫合成綠氨、氨脫氫、綠氨燃燒發電等氨能技術。研究制冷與熱泵、低品位地熱綜合利用技術,干熱巖熱能開發利用技術。
能源數字化與節能技術。研發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多能源協同發電、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輸配電、電熱氣等多能源綜合互補耦合等技術。研發智慧能源綜合管理系統、基于區塊鏈的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多級能耗和排放數據采集與監測、綠證與綠電交易等能源數字化技術。研發高效電能轉化與能效提升、數據中心節能降耗、高效換熱、能效檢驗監測評價等節能技術。
(二)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關鍵技術創新行動
圍繞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水泥、玻璃等工業領域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問題,積極布局工業生產全流程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重點發展高性能原材料替代、燃料替代、裝備智能電氣化改造、工業流程重塑、工業余熱系統利用、資源循環利用與再制造、污染物處置與二氧化碳捕集、工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氧化亞氮、含氟氣體等)減排等技術。適度超前布局氫基工業技術和全產業鏈低碳集成耦合技術。大力拓展“綠色工廠”“綠色園區”“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工業+CCUS”等低碳工業技術應用場景,強化信息技術賦能工業流程再造。到2030年,推進工業領域從源頭、過程、末端全過程實現低碳化、清潔化、智能化轉型。
專欄2 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關鍵技術
低碳零碳鋼鐵。研發工業電爐、工業電窯、綠色低碳高爐、富氫長流程煉鐵煉鋼、氫基綠電短流程煉鐵煉鋼、氫系燃料低溫快速還原氣體冶煉、爐內焰溫精確控制與高效燃燒、燃燒前后二氧化碳分離捕集及碳鏈循環轉化利用、富氧燃燒、高品質生態鋼鐵材料制備等技術。
低碳零碳石化化工。研發規?;G色高效石油/煤制氫氣收集、分離與純化技術。研發石油基精細化工、生物化工、特種高分子材料等新型綠色低碳化工產品。研究原油短流程煉制、石化化工工藝設備節能升級改造技術。
低碳零碳有色金屬。研發冶金高溫渣料氣余熱高效利用、再生銅鉛鋅冶煉及節能降耗、電極鋅結晶浸出與凈化、電渣熔鑄軋輥、微生物冶金和濕法冶金新流程新工藝、有色金屬低碳采選及尾礦污染治理技術。
低碳零碳水泥(玻璃)。研發和推廣水泥、玻璃工業節能降耗生產技術。研發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建筑工程廢料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研發專用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產品。
資源循環利用與再制造。研發尾礦廢渣、廢棄建材、廢金屬、退役電池、城市生活垃圾、廢舊物等資源化回收和再利用技術,研發多源廢物協同處理技術,研發機械裝備智能再制造技術。
工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研發工業生產過程中煙氣、廢棄物與污水處置等環節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削減技術,含氟礦產清潔冶煉與利用技術,電子制造業含氟廢水處理工藝等。
(三)建筑領域低碳零碳技術攻關行動
圍繞建筑用能、綠色建造、綠色建材、城市智慧運維、鄉村綠色人居等建筑領域產業發展重大方向,積極布局綠色建筑技術創新。重點發展高性能生態功能型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城市信息模型設計、建筑立體綠化、建筑節能低碳改造、低品位熱能建筑綜合利用、區域微能源系統、裝配式建筑、智能電氣化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光儲直柔建筑、建筑固廢資源化再生利用等技術。適度超前布局3D打印建筑材料及裝備、建筑綠色健康運行監測診斷等技術。大力拓展“5G智慧建筑”“生態小鎮”“綠色農房”等低碳建筑技術應用場景,促進建筑節能降碳標準提升和全過程減碳。到2030年,支撐建筑領域實現策劃、設計、施工、運維、拆除全生命周期綠色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專欄3建筑領域低碳零碳技術
建筑設計與建造。研發建筑信息模型應用、超低能耗建筑設計、建筑能耗信息智能采集與計算分析技術。研發裝配式建筑、高效分布式供暖與制冷、智能化通風遮陽,光伏、地熱、余熱、智能微網等能源建筑一體化技術、既有建筑設備與系統節能改造、建筑立體綠化、雨水和再生水利用等技術。
低碳建筑材料。研發建筑保溫隔音與結構一體化墻體、環保砌體材料、裝配式建筑預制件、建筑遮陽和高性能門窗、高強鋼筋、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可再生瀝青替代材料、新型環保竹木建材、環保水性涂料、節水潔具、綠色環保管材、環境功能材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建筑節能機電等技術。研發新型墻體材料、新一代納米涂層涂料、綠色低碳竹木建材、高性能節能門窗、專用水泥、高性能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構件等產品。
(四)交通領域低碳零碳技術突破行動
圍繞基礎設施、交通裝備、運輸服務等交通領域要素和智慧、安全、綠色等交通發展要求,積極布局低碳交通運輸技術創新,推廣綠色標準化建造及智能交通。重點發展功率/微電子芯片、永磁牽引、牽引/制動控制系統、輕量化一體化設計制造、超高速輪軌/磁浮列車、線路節能設計、節能運營管理等先進軌道交通技術,以及動力電池、電驅/控、高效電機、燃料電池整車、新能源整車、智能網聯汽車、車樁網一體化等新能源汽車技術。適度超前布局軌道交通光電子芯片、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車等技術。大力拓展“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新型智能軌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技術應用場景,促進交通領域技術創新低碳化迭代。到2030年,支撐構建安全、高效、綠色、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專欄4交通領域低碳零碳技術
先進軌道交通。研發IGBT、碳化硅、氮化鎵芯片等關鍵材料與器件。研發新型儲能系統、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器、多能源混合驅動系統、牽引控制系統、制動控制系統、微機控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集成系統。研發智能感知監測與應急處置、減振降噪、碳纖維車體與轉向架等技術。
新能源汽車。研發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動力電池、汽車電子系統中的電機控制器集成、大電流快速充電、智能充放電、高效熱管理等電動汽車技術。研發基于“人-車-路”耦合機理的車路協同控制、汽車環境感知-學習-決策-控制以及高等級自動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氫能源載重卡車、退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利用等技術。
綠色智慧交通。研發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建造與智能運維、路域環境與景觀低碳綠色建造與養護、綠色智慧公共出行、多模式交通協同、出行即服務(MaaS)、交通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交通污染綜合防治、工程廢料資源化再利用等技術。
(五)農林減排增匯技術能力提升行動
針對農林化學投入品使用、農林廢棄物處置、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甲烷、氧化亞氮等)排放等難題,以及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需求,積極布局農業污染防治和農林碳匯等技術創新。重點發展農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生物有機肥創制、畜禽健康養殖、農林生物質(廢棄物)綜合利用等農業污染防治技術,以及林草碳匯、濕地碳匯、秸稈還田、生態/循環種養、林下經濟、農林復合系統等碳匯提升技術。適度超前布局微生物固碳、生物碳、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及安全利用等技術。大力拓展“有機農業”“智能農業”“智慧林業”等低碳農林技術應用場景,支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林業碳匯工程”等重大示范工程。到2030年,支撐農林領域降污減排與固碳增匯融合發展,提升生態系統綜合碳匯能力。
專欄5農林減排增匯技術
生態固碳增匯技術。研究森林、農田、河流、濕地、湖泊、草地、海洋、巖溶地質等生態系統綜合碳匯技術。研究生物碳、土壤微生物固碳、農作物秸稈有機堆肥、控釋緩釋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治等農業碳匯技術。研究高效固碳農林種質資源挖掘與選育、生物質固/液/氣體燃料、生態系統碳匯動態遙感監測和固碳增匯能力評估、碳匯林提質增匯經營、災害防控等林業碳匯技術。
減污降碳協同技術。研發綠色低碳的水、大氣、重金屬、農業面源、畜禽養殖等污染防治技術。研發溫室氣體與污染物在線自動檢測、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監測、農林加工剩余物低碳高效資源化利用等技術。
農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研究稻田濕地、畜禽養殖等甲烷減排控制技術。研究含氮化肥減量施用、水肥耦合等氧化亞氮減排控制技術。
(六)綠色低碳基礎前沿創新引領行動
聚焦碳中和基礎理論突破,圍繞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生態系統碳循環與溫室氣體管理等重大科學問題,加強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生態系統碳匯、溫室氣體排放評估與核算等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圍繞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新型電力系統、節能、儲能、氫能、動力電池、CCUS等方向,深化應用基礎研究。集成優勢資源和科研力量,積極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碳中和相關專項在我省布局。加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湖南?。┖褪∽匀豢茖W基金對碳中和關鍵基礎科學問題的支持力度。支持基礎條件好、特色鮮明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專業研究院,凝練學科發展新方向,推動專業建設新體系。
專欄6 綠色低碳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
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支持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地理學、地理信息科學等特色優勢領域創新團隊,開展氣候變化檢測歸因、大氣環境氣候效應、精細化區域氣候模式等交叉理論融合研究。
生態系統碳匯。發揮農學、林學、生態學、地質學等學科基礎儲備優勢,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等碳匯本底調查,流域、區域尺度以及“地球關鍵帶”固碳增匯機制、生態系統等固碳機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
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計量與核算。推進碳儲量調查監測和管理決策、碳源與碳匯變化計量監測核算及評估等技術。研發區域和重點行業等層面碳排放核算和測量技術,提升二氧化碳信息化實測水平。研發碳數據、碳資產數字化管理技術。研究構建重要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檢測計量與核算體系。
新型制氫。協同新能源相關科研力量,開展光解水制氫、熱化學循環分解水制氫、超臨界水熱化學還原制氫等新型制氫技術基礎研究。
綠色催化轉化。支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等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研究層狀儲氧材料及其在機動車尾氣催化凈化、分子尺度組裝及其在能源、催化、表面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有機分子電催化轉化、化學鏈二氧化碳捕獲與原位轉化、二氧化碳與其它反應物的活化轉化等。
CCUS技術。重點研究二氧化碳捕集與礦化利用技術、二氧化碳封存場址選擇與評價、CCUS與工業流程耦合技術、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BECCS)技術、新型碳捕集材料與裝備研制等。
(七)低碳零碳技術成果轉化示范行動
圍繞新型儲能和智能電網、氫能、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新材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綠色低碳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創意、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方向,加速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成果擴散與應用。在基礎條件較好、有積極意愿的試點城市、創新示范區、綠色發展示范園區,開展多種低碳零碳技術跨行業跨領域耦合優化與綜合集成,發揮綠色低碳創新發展示范引領效應。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完善綠色技術信息匯集與需求對接,積極探索綠色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模式,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實施,推進面向“雙碳”的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專欄7低碳零碳技術成果轉化示范
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廣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先進發電技術及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積極推動大規模儲能、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等能源新技術迭代示范;適時轉化電能替代、氫基工業、高性能綠色建筑、低碳智能交通、農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人工林碳增匯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提升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先進材料、裝配式建筑等優勢產業集群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推進氫能、CCUS、負排放等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示范與規?;瘧?。
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區域示范。率先在長沙、株洲、湘潭、郴州等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和常德、岳陽等國家氣候適應型試點建設城市,圍繞能源深度脫碳、工業綠色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農業和碳匯/負排放等領域塑造應用場景。支持郴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試點。選擇基礎較好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支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區等組建以企業為核心的綠色發展創新聯盟,示范引領全省產業園區綠色、低碳、循環、智慧化發展。
低碳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推動科技成果管理與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機銜接,結合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和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等目錄或網絡平臺,發布綠色低碳技術供給目錄。鼓勵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技術經紀人,加大綠色技術轉移力度,積極探索綠色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模式。鼓勵有關機構或重點領域的行業骨干企業,舉辦多層次、多渠道的重大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會,加強綠色技術供給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加快推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等規模應用。
(八)碳達峰碳中和創新項目、平臺、人才協同增效行動
系統謀劃綠色低碳技術科研攻關體系,推動資金、項目、平臺、人才一體化配置,提升創新驅動合力和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積極構建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和綠色示范工程落地。持續加強綠色低碳領域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整體布局,以基礎前沿創新平臺為引領,綠色技術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為支撐,構建優勢特色明顯的綠色低碳創新平臺體系。引育一批綠色低碳領域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人才,打造結構合理、銜接緊密、支撐有力的可持續創新人才隊伍。加強對全民碳達峰碳中和科學知識的普及,引導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展方式和思想觀念,激發全域全民綠色創新活力。到2030年,培育建設10個以上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爭創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40家以上綠色低碳標桿型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和培育20名以上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100名以上杰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專欄8碳達峰碳中和創新項目、平臺、人才
科技創新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支持。設立省級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探索設立“部省聯合、省市聯動”的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專項。持續擴大財政資金支持的非基礎性綠色技術研發項目中企業牽頭承擔或參與的項目比例。
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實驗室體系建設。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推進省實驗室建設,面向智能制造、資源能源與環境、智慧交通與物流等應用領域,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在湘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培育組建一批省級重點實驗室,推進實驗室提質升級。
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充分發揮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的牽引作用,圍繞新能源、電氣工程、清潔冶金與資源利用領域,支持符合相關定位和條件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轉建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圍繞智能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綠色建造等領域,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相對成熟的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有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相關科技計劃項目、人才計劃等向創新中心傾斜。
綠色低碳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圍繞新型儲能、新型電力系統、資源再利用、節能環保、裝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申報國家和省級科技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鼓勵新型研發機構面向國內外發布項目榜單、提出轉化成果,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研發經費獎補或后補助支持。優化綠色低碳領域新型研發機構登記審批流程。
綠色低碳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以“芙蓉人才行動計劃”為指引,依托“三尖”創新人才工程,聚焦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生態系統碳匯、新能源、新型儲能、新材料、CCUS等領域,編制綠色低碳重點人才目錄清單,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支持高校與科研院所、骨干企業聯合設立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協同培養各領域各行業高層次綠色低碳創新人才。
綠色低碳創新氛圍營造。加強綠色低碳科普基地建設,推動有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積極申報和建設“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等相關科普基地。探索設立綠色低碳專場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全國低碳日、節能宣傳周、科技活動周等活動形式,開展先進節能技術產品展示推廣、節能知識講座、低碳理念宣傳等。
(九)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培育與服務行動
強化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創新主體集聚與培育支撐體系,加快構建富有活力的綠色低碳創新創業生態。完善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孵化平臺,支持科技企業承擔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引導企業加大低碳技術研發、低碳產品試制等創新投入,培育壯大一批低碳科技領軍企業。創新綠色金融支持方式,加快構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投融資體系。健全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強化綠色技術研發、示范、推廣、產業化各環節知識產權保護。緊扣創新主體需求,鼓勵技術轉移機構加強綠色技術推廣,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著力提升綠色技術交易服務能力。到2030年,新增綠色低碳技術領域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以上。
專欄9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培育與服務
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孵化平臺。積極培育和建設一批專注于綠色低碳技術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載體。支持湘南地區、大湘西地區等創建國家級“雙碳”主題孵化器,鼓勵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園、麓谷創界·科創空間等優質“雙創”載體設立一批“雙碳”主題分基地,推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培育”對接融通。
綠色低碳科技企業。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國技術合同登記企業中,按照“低碳”“零碳”“負碳”分類篩選和發布綠色低碳企業,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綠色低碳科技企業集聚。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型企業申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減免等國家優惠政策,制定企業綠色發展省級專項扶持政策。引導綠色低碳領域創新基礎好的科技企業,持續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加快綠色技術升級改造,逐步發展成為科技領軍企業。
綠色低碳科技金融。爭取國家低碳轉型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資金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籌建綠色技術銀行,探索財政支持、銀行支撐、擔保支持、創投優先的“四位一體”的深度融合運行模式,促進綠色成果轉化、聚智引資和轉型升級。
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領域專利密集型產業,鼓勵“湖南省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聯盟”聯合省內優質知識產權運營機構打造運營服務品牌,加強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儲備、布局和運用。
綠色低碳公共服務。完善兩型(綠色)產品政府采購標準體系,提高綠色低碳產品、技術和服務的政府采購份額。支持全省碳排放大數據監測平臺、低碳節能領域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平臺建設,推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強化綠色技術成果的中試熟化與產業化開發。支持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開展綠色技術服務與建設,培育一批服務綠色技術的第三方檢測、評價、認證等專業中介機構,建立綠色交易市場機制,加快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十)碳達峰碳中和對外科技交流合作行動
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積極融入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科技創新交流合作,深化與大院、大所、大學、大企的多渠道創新合作。重點建立一批綠色低碳技術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一批綠色低碳協同攻關平臺、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綠色項目,促進一批先進成熟綠色技術雙向轉化和應用,實現全球創新資源高效集聚與創新要素開放流動,促進國際、區域及領域多維度的創新合作。
專欄10碳達峰碳中和對外科技交流合作
國際科技創新開放合作。依托各類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在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清潔冶金、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熱帶干旱經濟林等領域,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轉化等。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促進農業、新能源、先進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技術、裝備、產品“走出去”。依托“亞太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探討綠色低碳等新興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引進和推廣一批先進低碳技術。
區域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依托“港洽周”“滬洽周”等交流平臺,探索高水平科創飛地建設、人才柔性流動、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合作新模式。加快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綠色發展協同創新,共同促進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協同創新合作平臺建設等。
大院大所大學大企深化合作。加強與中國工程院科技創新合作,發揮綠色低碳領域院士及團隊智力優勢,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與決策咨詢。加強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碳中和研究院等專業院所、高校合作,培養一批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協同開展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關,積極引進綠色技術行業內領先的創新型標桿企業、中央企業等在湘新設立研發總部、區域研發中心和高水平研究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省委、省政府碳達峰碳中和統一部署,建立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工作協同推進機制,明確目標責任,緊抓實施方案落實。建立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考核評價機制,加大對綠色低碳發展有關項目的跟蹤監測、動態管理和工作調度,將碳中和新技術和應用投入作為關鍵指標進行監測。充分發揮湖南省碳達峰碳中和專家咨詢委員會作用,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重大需求、重大課題、重大工程等提供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咨詢和建議。
(二)強化政策協同
加強實施方案與我省重點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緊密銜接、統籌協調,形成目標一致、協作配合的政策合力。聚焦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化等創新環節,創新人才、財政、稅收、金融、知識產權等政策工具,形成激勵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框架。各市州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任務和進度,建立上下聯動、跨部門、跨領域的創新政策落實機制。
(三)創新管理機制
按照國家和我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求,持續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體系。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和地方各級政府持續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投入。綜合運用揭榜掛帥、賽馬爭先、首席專家負責制等方式,擇優遴選專家團隊承擔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辦公室 2022年10月24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