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80億立方米,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大幅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
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境界
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石油消費“十五五”時期進入峰值平臺期。統籌煤電發展和保供調峰,嚴控煤電裝機規模,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逐步減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燒。
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水能。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
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大力推進城鎮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提升建筑節能低碳水平。逐步開展建筑能耗限額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測評標識,開展建筑領域低碳發展績效評估。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推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發展綠色農房。
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快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開展建筑屋頂光伏行動,大幅提高建筑采暖、生活熱水、炊事等電氣化普及率。在北方城鎮加快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加快工業余熱供暖規?;l展,積極穩妥推進核電余熱供暖,因地制宜推進熱泵、燃氣、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清潔低碳供暖。
節能降碳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費增長得到嚴格控制,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重點領域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煤炭消費逐步減少,綠色低碳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新建機組煤耗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加快現役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積極推進供熱改造,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嚴控跨區外送可再生能源電力配套煤電規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創新“光伏+”模式,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布局。堅持陸海并重,推動風電協調快速發展,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鏈,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積極發展太陽能光熱發電,推動建立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風電互補調節的風光熱綜合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暖和生物天然氣。探索深化地熱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積極推進水電基地建設,推動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雅礱江中游、黃河上游等已納入規劃、符合生態保護要求的水電項目開工建設,推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推動小水電綠色發展。推動西南地區水電與風電、太陽能發電協同互補。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探索建立水能資源開發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笆奈濉?、“十五五”期間分別新增水電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左右,西南地區以水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基本建立。
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更新建筑節能、市政基礎設施等標準,提高節能降碳要求。加強適用于不同氣候區、不同建筑類型的節能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推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規?;l展。加快推進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動老舊供熱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提升城鎮建筑和基礎設施運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廣供熱計量收費和合同能源管理,逐步開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積極推動嚴寒、寒冷地區清潔取暖,推進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加快工業余熱供暖規?;瘧?,積極穩妥開展核能供熱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熱泵、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低碳供暖。引導夏熱冬冷地區科學取暖,因地制宜采用清潔高效取暖方式。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農村用能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鼓勵企業、園區就近利用清潔能源,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
到2030年,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以上。
加強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規劃,推動光伏、新型儲能、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產品協同創新。實施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開展試點示范,加快基礎材料、關鍵設備升級。推進先進太陽能電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提高光伏產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優化實施光伏、鋰電等行業規范條件、綜合標準體系。持續推動陸上風電機組穩步發展,加快大功率固定式海上風電機組和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研制,開展高空風電機組預研。重點攻克變流器、主軸承、聯軸器、電控系統及核心元器件,完善風電裝備產業鏈。
增強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引導企業、園區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多元儲能、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促進就近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加強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因地制宜推廣園區集中供熱、能源供應中樞等新業態。加快新型儲能規?;瘧?。
綜合考慮電力供需形勢,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在鑄造、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
綠色工廠/低碳工業園區
引導綠色工廠進一步提標改造,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建設一批“超級能效”和“零碳”工廠。
通過“橫向耦合、縱向延伸”,構建園區內綠色低碳產業鏈條,促進園區內企業采用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生產模式,推進工業余壓余熱、廢水廢氣廢液資源化利用,實施園區“綠電倍增”工程。到2025年,通過已創建的綠色工業園區實踐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碳達峰優秀典型經驗和案例。
數字化管理
推動重點用能設備上云上平臺,形成感知、監測、預警、應急等能力,提升碳排放的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促進企業構建碳排放數據計量、監測、分析體系。打造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加強對重點產品產能產量監測預警,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
聚焦能源管理、節能降碳等典型場景,培育推廣標準化的“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和工業APP,助力行業和區域綠色化轉型。
節能降碳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
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把節能提效作為滿足能源消費增長的最優先來源,大幅提升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重點產品能效水平,推進用能低碳化、智慧化、系統化。
到2025年,財政政策工具不斷豐富,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有力支持各地區各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2030年前,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推動碳達峰目標順利實現。2060年前,財政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成熟健全,推動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進一步加強風電、光伏、水電和核電等人才培養。適度擴大專業人才培養規模,保證水電、抽水蓄能和核電人才增長需求,增強“走出去”國際化軟實力。拓展專業的深度和廣度,推進新能源材料、裝備制造、運行與維護、前沿技術等方面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加快傳統能源動力類、電氣類、交通運輸類和建筑類等重點領域專業人才培養轉型升級。以一次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為重點,加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專業人才培養。以二次能源高效轉換為重點,加強重型燃氣輪機、火電靈活調峰、智能發電、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補等新能源類人才培養。以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重點,以智能化、綜合化等為特色強化電氣類人才培養。以推動建筑、工業等行業的電氣化與節能降耗為重點,加強交通運輸類和建筑類人才培養。
2030年前,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達到峰值。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筑節能、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水平大幅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優化,可再生能源應用更加充分;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轉;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病”問題初步解決;建筑品質和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綠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綠色低碳運行初步實現。
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2030年前嚴寒、寒冷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83%節能要求,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地區新建居住建筑本體達到75%節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體達到78%節能要求。推動低碳建筑規?;l展,鼓勵建設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強節能改造鑒定評估,編制改造專項規劃,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筑要應改盡改,改造部分節能水平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到2030年地級以上重點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務,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和統計分析,逐步實施能耗限額管理。加強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升設備能效,到2030年實現公共建筑機電系統的總體能效在現有水平上提升10%。
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在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筑中,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生物質能應用,推廣空氣源等各類電動熱泵技術。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炊事等向電氣化發展,到2030年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推動開展新建公共建筑全面電氣化,到2030年電氣化比例達到20%。推廣熱泵熱水器、高效電爐灶等替代燃氣產品,推動高效直流電器與設備應用。推動智能微電網、“光儲直柔”、蓄冷蓄熱、負荷靈活調節、虛擬電廠等技術應用,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主動參與電力需求側響應。探索建筑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在滿足用電需求前提下,合理調配用電負荷,實現電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據既有能源基礎設施和經濟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推動建筑熱源端低碳化,綜合利用熱電聯產余熱、工業余熱、核電余熱,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應用盡用。充分發揮城市熱電供熱能力,提高城市熱電生物質耦合能力。引導寒冷地區達到超低能耗的建筑不再采用市政集中供暖。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推廣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打造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系列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推廣建筑材料工廠化精準加工、精細化管理,到2030年施工現場建筑材料損耗率比2020年下降20%。加強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管控,到2030年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300噸/萬平方米。積極推廣節能型施工設備,監控重點設備耗能,對多臺同類設備實施群控管理。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材產品,建立政府工程采購綠色建材機制,到2030年星級綠色建筑全面推廣綠色建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使用木竹建材。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推進建筑垃圾集中處理、分級利用,到2030年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55%。
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氣、供暖、供電等方面的應用。大力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推動鄉村進一步提高電氣化水平,鼓勵炊事、供暖、照明、交通、熱水等用能電氣化。充分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提供生活熱水,鼓勵使用太陽能灶等設備。
“十四五”期間,在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保障糧食安 全基礎上,堅持降低排放強度為主、控制排放總量為輔的方 針,著力構建政策激勵、市場引導和監管約束的多向引導機 制,探索全社會協同推進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的實施路徑。
到 2025 年,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
到 2030 年,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推進的合力充分發揮,種植業溫室氣體、 畜牧業反芻動物腸道發酵、畜禽糞污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和農 業農村生產生活用能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農田土壤固碳能 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推進秸稈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發 展秸稈生物質能供氣供熱供電。
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以清潔低碳轉型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沼氣, 鼓勵有條件地區建設規?;託?生物天然氣工程,推進沼氣 集中供氣供熱、發電上網,及生物天然氣車用或并入燃氣管 網等應用,替代化石能源。推廣生物質成型燃料、打捆直燃、 熱解炭氣聯產等技術,配套清潔爐具和生物質鍋爐,助力農 村地區清潔取暖。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燈、太陽房, 利用農業設施棚頂、魚塘等發展光伏農業。
到2025年,數據中心和5G基本形成綠色集約的一體化運行格局。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顯提升,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國家樞紐節點進一步降到1.25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全國數據中心整體利用率明顯提升,西部數據中心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東西部算力供需更為均衡。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數據中心、5G能耗動態監測機制基本形成,綜合產出測算體系和統計方法基本健全。在數據中心、5G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上,全面支撐各行業特別是傳統高耗能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實現碳達峰總體目標,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逐步對電能利用效率超過1.5的數據中心進行節能降碳改造。
利用綠色能源。鼓勵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通過自建拉專線或雙邊交易,提升數據中心綠色電能使用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支持模塊化氫電池和太陽能板房等在小型或邊緣數據中心的規?;茝V應用。結合儲能、氫能等新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數據中心能源供應中的比重。支持具備條件的數據中心開展新能源電力專線供電。統籌5G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電布局,對電源、空調等能耗系統積極推進去冗余簡配,嚴控廢舊設施處理。
逐步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提升電力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對數據中心和5G網絡的供給保障能力。推動轉供電改直供電、加強轉供電環節價格監管等措施,降低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
聚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任務,立足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是我國低碳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各類創新主體作用,深入推進跨專業、跨領域深度協同、融合創新,構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針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迫切需求,加強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并網消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以及煤制清潔燃料和大宗化學品等提供科技支撐。到 2030 年,大幅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帶動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推動能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強煤炭先進、高效、低碳、靈活智能利用的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實現工業清潔高效用煤和煤炭清潔轉化,攻克近零排放的煤制清潔燃料和化學品技術;研發低能耗的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流程成套工藝和關鍵技術。研發重型燃氣輪機和高效燃氣發動機等關鍵裝備。研究摻氫天然氣、摻燒生物質等高效低碳工業鍋爐技術、裝備及檢測評價技術。
新能源發電。研發高效硅基光伏電池、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研發碳纖維風機葉片、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整機設計制造與安裝試驗技術、抗臺風型海上漂浮式風電機組、漂浮式光伏系統。研發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陽能熱發電與熱電聯產技術,突破高溫吸熱傳熱儲熱關鍵材料與裝備。研發具有高安全性的多用途小型模塊式反應堆和超高溫氣冷堆等技術。開展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與生物質發電技術研發。
智能電網。以數字化、智能化帶動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研發大規??稍偕茉床⒕W及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技術,重點研發高精度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可再生能源電力并網主動支撐、煤電與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協同規劃與綜合調節技術、柔性直流輸電、低慣量電網運行與控制等技術。
儲能技術。研發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液態和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鈉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等高效儲能技術;研發梯級電站大型儲能等新型儲能應用技術以及相關儲能安全技術。
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研發太陽能采暖及供熱技術、地熱能綜合利用技術,探索干熱巖開發與利用技術等。研發推廣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纖維素乙醇、生物天然氣、生物質熱解等生物燃料制備技術,研發生物質基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學品制備技術、低熱值生物質燃料的高效燃燒關鍵技術。
氫能技術。研發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氫技術、大規模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技術、大規模及長距離管道輸氫技術、氫能安全技術等;探索研發新型制氫和儲氫技術。
節能技術。在資源開采、加工,能源轉換、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以電力輸配和工業、交通、建筑等終端用能環節為重點,研發和推廣高效電能轉換及能效提升技術;發展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技術,推進數據中心優化升級;研發高效換熱技術、裝備及能效檢測評價技術。